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猴子也看得懂的Nikon D3100入門心得 part2

  先去看第一篇唷!http://yuanchengcheng.blogspot.tw/2012/09/nikon-d3100kit.html

  這篇很嘲諷很嗆,因為曾經我以為照片拍不出來是因為我很爛,但是當我換上F1.8之後就...。其實對沒玩過單眼的人來說,照片有散景、LR後製過就很神。但對我而言,我覺得看到景的一刻就會思考如何構圖、怎麼去後製,這才是神人。所以這篇在寫我構圖和選鏡的同時會說一些修照片的手法。經驗夠、又能「願意傳承」,這才叫做大師。



--

  第一部份我想先聊一下選機選鏡,這邊可能會戰到一些廠牌的選擇,不過管他的我是業餘拍照拍開心而已,跟我認真沒意義。

  單眼片幅機強烈建議選Nikon,理由是因為照片會比較銳利。很多人入門機都會被Canon使用者以C家較老為理由推薦,然後再被Canon較模糊的照片覺得這美肌很棒原來這就是單眼阿,然後就買下去了。事實上這根本是C家低階相機感光元件沒有N家好的關係。照片從銳利修到模糊很簡單,但是要從模糊修回銳利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C家會讓你有相片比較鮮豔的錯覺,那個只要打開N家相機裡面設定,調高一點鮮豔度N家也辦的到...。除此之外N家的感光元件比較大、也願意下放較多的功能在低階單眼上。

  小結論其一,或許這兩家高階相機來說差不多,但是低階入門單眼請選Nikon。

  選鏡比較看個人需求了,雖然店員也是會和你這麼說,然後用力推薦你買kit鏡和一堆滯銷的鳥布拉基旅遊鏡。我唯一的建議是,那些店員推薦你的旅遊鏡讓它去吃屎吧!很多人買單眼都覺得「我一定要出門帶著它去玩!」、「有了這台一切都沒問題了!」,都沒有認真思考過它是一個很重、很佔空間的東西,到最後要出門時單眼就被擺在一旁生灰塵、拿起GF、RX100、GR、TR1500搞不好連用手機拍還比較實在。

  我說,有興趣買單眼一定有機會慢慢不小心認真開始玩,與其在那邊買F3.5-5.6的爛鏡頭,倒不如多花錢直接買恆定F2.8一了百了,哪天發現自己沒有興趣認真玩還比較好保值可以二手跟著相機一起賣掉(好鏡頭雖然貴但二手價格都還有8折,爛鏡頭是賣不掉的)。

  請記得片幅機的焦段單位換算,Nikon*1.5、Canon*1.6,C家我不熟,我在這裡推薦2個N家入門不錯的鏡頭,他們是可以考慮直接買二手的。

  1. Sigma 17-50mm F2.8
  這顆恆定光圈,焦段稍微換算一下是27-75mm,非常適合拿來當作旅遊鏡使用、要認真也能拍出不錯的相片、價格大概15k左右。

  2. Nikkor 35mm F1.8G
  這顆是定焦鏡,單位換算接近50mm左右,50mm差不多是一般人的觀測距離,所以很容易上手、呈像也很銳利、也是我目前現役中的鏡頭,但唯一缺點是它放到全幅機上會有暗角。這顆也有50mm的、不過我不推薦新手用就是了,焦段太長要花一點時間習慣、而且要站非常非常遠。這兩顆全新大概都只要6~7k,N家自己的鏡頭對焦速度都有優化,大推。

  在選鏡上,我個人認為光圈大和恆定光圈是最重要的,或許光源充足的情形下你會覺得好像F3.5也能拍的不錯,但是當光源差一點的時候ISO高低、快門、甚至對焦的速度,F2.8就能完完全全電爆F3.5。更不用說散景效果,光圈夠大才能拍出一些女生愛der明明背景超美但是全部散掉看不清楚的照騙阿!那些美美背景散出來的小圈圈難道不重要嗎?!選擇恆定光圈是因為那樣出來的照片品質才會穩定,要不然F2.8和F4.0的散景完全不一樣,而且用M模式拍的話還要調快門再測一次光,很蠢。

  或許這麼說太偏激了一點,把很多雖然光圈不大、但呈像還是不錯的鏡頭說得一文不值,但請思考一點,大部分買單眼如果不認真玩都會淪為一般日常活動用的相機,拍攝動態的東西如果快門速度不夠導致照片模糊、或是因為拉高ISO和調快快門的關係導致照片質量低落,那要這台單眼有何屁用?在我個人的認知裡,單眼是為了追求照片質量才會買的,如果單眼的照片看起來和數位差不多,那為何不一開始就選擇大光圈的數位相機?

  小結論其二,光圈不夠大的鏡頭讓它們洗洗睡、恆定光圈有其必要性。

--

  第二部分來談一下取景構圖這件事。我認為所謂的好攝影師不只要對於自己本身的器材熟悉,而更應該對於畫面要有水準以上的敏感度,而在這中間就有天分上和器材選擇上的關係了。

  最近傳了一系列好像很厲害的照片在Facebook,但其實對我而言、又或是對專業攝影師而言並不算什麼。相片之所以好看是因為被攝者、或相片本身的構圖,而每個拿著單眼的人對於自己所追求的照片的目的又不太一樣,舉例來說,有些攝影師很重視的是光線打的很漂亮、照片一次就能拍到定位、有些是很注重照片的呈像銳利度...。就像藝術品般,因為每個人著重的點不一樣,所以評價自然會有高低之分。不過這些都是要建立在要能拍出符合需求的照片之上。我很清楚唯一可以彌補設備差距的,只有構圖和後製。所以我都在偷別的攝影師的構圖、偷每張我欣賞的照片、每個我喜歡的色調、每種不同的修圖方式。盡可能地去多看一些別人的攝影作品,同時培養自己對於眼前景色的敏感度,然後去測試該怎麼拍出來、然後怎麼去後製它們。

  另外不用太猶疑為什麼有些人用手機就可以拍出一些很棒的照片,基本上手機16:9比較貼近黃金比例大小、又或是像instagram一樣1:1的限制,都在最基本的美感上做出了格式上的規範。

  小結論其三,構圖很重要。

  另外有些地方的人像拍攝方法是需要經驗累積的,我可以大致上說一些我拍攝的心得。

  光線永遠是影響最大的,大多人像攝影書籍大多都跟你說光圈快門多少,但很少有說拍攝當下的時間狀況,曬了一堆很白很亮的妹子,但是卻打死沒說有沒有用閃燈、閃燈出力多少、又是從哪個角度打過去的這件事,這樣的攝影書只是很單純的當成另類的寫真集在賣而已。阿...還有一種會是說女生的Pose該怎麼擺的,那種如果買不到Playboy或是FHM可以考慮一下。

  請注意避開頂光時間拍照,除非你有閃燈、要不然人像會很暗、背景又會過曝。其實就算有閃燈,頂光的時間拍出來的背景往往也都是白的不太好看,Model和攝影師還都會熱死。善用陰影和逆光,可以抹掉臉上的一些紋路。

  小結論其四,注意光線。

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拍人像,比起一些美不勝收的風景,有人在裡面才有故事。如果可以,我希望能拍出一些畫面就帶有故事性的東西而非侷限於單純的正妹。

--

  第三部分比較關於修圖後製,我自己在修圖和後製上用的軟體分別是Adobe Lightroom (LR)和Adobe Photoshop CC (PS),拍出來的RAW先用LR修色調和裁切之後、再用PS偷偷推照片。我在接觸到LR之前都只有用PS在調色調,直到用了LR以後才發現「摃,原來這世界上有這麼無腦的修圖軟體連圖層都不用開還可以批次改動。」從此以後PS對我而言只剩下液化、修補工具和筆刷這三個功能了...。有一部分攝影很鄙視後製,但我個人一點並不介意,一張照片本來就不可能在最完美的時候拍下除非你時間太多願意等,後製的意義是增色,但後製的好不好看見仁見智。

  LR的修圖方式很多,人像的話我的意見如下:

  1. 美肌,雜色減少的明度和顏色向上拉,但可能會造成相片不夠銳利。(之後再提個正規的PS美肌方法,但比較麻煩)
  2. 漂白,HSL的橙色明度+20~30、視情況橙色飽和可以-5~10。
  3. 色溫調低、色調拉高的話臉會透紅。
  4. 想要照片粉粉的可以把對比調低。
  5. 可以加一點點暗角,潮到出水。
  其實網路上很多教學了,LR可以玩的效果很多,自行摸索也是一種樂趣,手機有的濾鏡效果基本上通通可以透過LR後製出來。

  PS比較進階,很多地方都需要自己累積經驗才會知道怎麼修,所以只能大致上提一下手法。強烈建議要有手寫板。
  1. 不管怎樣都記得要複製一個新的圖層再開始修圖。
  2. 在用液化之前如果身材可以用變形工具修的話我建議先用變形工具推、然後再液化修小地方。
  3. 美肌用魔術棒選取肌膚,五官臨界陰影處別選進去,然後 [濾鏡>模糊>高斯模糊] 參數大概2.5、在拉遠看皮膚就會很漂亮了。進階版可以用模糊工具把臨界的地方塗的自然一點。
  4. 修補工具修臉上一些痘痘斑紋什麼的之外背景也很好用。
  5. 液化不解釋、神功能、吃個人經驗。
  6. 有些地方是可以用筆刷的。舉例來說,頭毛亂翹可以開一個新圖層,在頭髮範圍內用滴管吸色、硬毛刷不透明80%流量80%輪流吸附近的深色淺色刷一下、太不自然的話擦掉一點。超出亂翹的部份另外用修補工具,完美的頭髮就搞定了。
  7. 筆刷是可以上妝的。
  大概是這樣吧,如果有什麼招數歡迎和我討論阿哈哈,基本上後製這件事情也和個人美感比較有關連,所以我想攝影這件事若要說有什麼專業可言、大概就是美感上的專業吧。


  小結論其五,安裝好LR和PS。

  以上,我分好幾天寫好久了所以還是現在發一發好了想到什麼會再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