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飢餓遊戲》小說+電影

懶人包在最尾端。

昨天晚上實在是太晚到家也太累,所以上線露個臉就倒下去睡覺了,前天太晚睡又早起買票的後果。不過總是看完《飢餓遊戲》電影了,在聊電影之前,我有點想先提一下其他事情。



我已經沒辦法信任Movie板的文章了,曾經擁有那麼多精湛評論的文章,怎麼都變成只是短短的幾句心得,存脆只是電影造成你心情變好,就可以放上一個好雷、然後發一篇只是在敘述劇情的文章。這存脆只是自己爽了,然後很想分享很爽的心情而已,那為什麼不直接分享在自己的網誌、又或facebook上就好了,公開分享只是暴露自己太寂寞吧?

我很討厭把我所感受到的東西直接明瞭的說出來,因為我自己也只是很簡單地用感受去評論而已。我認為或許我所感受的的其實早就被想過了、或是只要再想一下就會知道的。我很了解我自己,但我認為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自己、或是在逃避一部分的自己,所以在被感動的時候,沒辦法正確的表達出自己真正是被觸動到的是什麼,所以就會寫出淪為連心得都不能稱得上的文字。

最近有些人才看到《那些年》,有些評論也還蠻讓人不以為然的,如果看完電影只感受到要把握愛情,那你要不要思考一下你看電影是不是太受劇情所限? 你有青春嗎?你吻過它嗎?


耶,我這人超嗆。

其實我不知道要先聊《飢餓遊戲》小說三部曲,還是電影。就順序而言,應該要先聊小說的
,不過先聊又會捏到沒看過小說的人2+3集的劇情,所以還是直接說說電影吧!


嗯,如同剛剛所提的,我是有看過小說才去看電影的,所以電影一開始的那些文字我都能直接不看就帶入它所設定的世界觀,但是沒有看過小說的人可能沒辦法那麼快了解為什麼會有這個遊戲(因為行政區叛亂被都城平息的懲罰)、為什麼是24個人(因為有12個行政區)、為什麼簽條有多有少(因為12~18歲的小孩只要多在簽桶放一張簽條可以換到一張糧票)...這些設定,小說花了快半本才描述,但是電影只有快速的帶過,這些世界觀是非常難讓人在很短的時間就建立好的。而且在主角的關係上,凱妮絲的家庭是怎麼了?比德和凱妮絲有什麼恩怨嗎?蓋爾是哪位?如果我沒有看小說我大概會哭吧,什麼都不知道就突然看到女主角凱妮絲自願去參加遊戲了。

基於以上這些原因,我個人是建議先看過小說第一集,再去看電影的。然後接下來會有電影劇透,包括有改編小說的地方都會拿出來聊。

我覺得凱妮絲和蓋爾的關係沒有詳述很可惜,不過那要花好多時間而且後半段蓋爾其實沒啥劇情只能像個好人一樣看凱妮絲在遊戲裡跟比德親親我我,不過如果電影要拍續集就真的該好好描述一下蓋爾這個人啊,唉,我只認為受限於電影時間沒辦法多做描述真的很可惜。嗯...其實接下來大多的討論,也都環繞在受限於電影時間,沒辦法好好鋪陳上。

凱妮絲和蓋爾去交易的場景我覺得很棒,但是它沒有詳述到凱妮絲其實是靠著打獵和以物易物來養活沒有父親的家,我覺得這是很大的錯誤,電影沒有描述到何謂「飢餓」,12區的人民連生活下去,都是一個現實的飢餓遊戲。也因為這一點所以沒辦法鋪陳出其實凱妮絲一開始失去父親的時候,曾受惠於比德故意烤焦、丟給她的麵包而激起活下去、進而支撐家庭的故事。

另外瑪姬的劇情被砍掉了,胸針變成是凱妮絲自己以物易物換到的,不過我覺得這還好,瑪姬的設定是可以用很多東西替代掉的,並沒有說很重要。

小結一下就是前半段非常鳥,完全沒有為後面的故事鋪陳到些什麼之外,在12區的運鏡還一直晃,是想甩暈誰啊。


電影中段,上了火車以後,才開始慢慢變好看,黑密契我覺得演得不夠好,不夠酒鬼,不過劇情上其實他還OK。入場、訓練都還不錯,我還蠻喜歡秦納的選角的。但是訪談那段有點糟,秦納、遊戲設計師和所有的貢品都應該在台下跟著看阿,唉...都沒有呈現凱妮絲是為了秦納轉個圈、遊戲設計師對射向他們的那一箭絕口不提、和比德在告白的瞬間凱妮絲震驚的那幾幕。

進入遊戲後比較好看,因為小說其實跳很快,有畫面感覺好了很多。小說中女主角的內心戲是很多的,我覺得凱妮絲其實在遊戲中很難演,我感覺不出電影中的凱妮絲把小芸當成妹妹看待的感覺,不過小芸死掉的那段還不錯看。嗯,之所以覺得遊戲進行後比較好看是因為畫面不錯。

「比德是真心喜歡凱妮絲,而凱妮絲認為只是在表演」這種感受沒有很強烈欸,而且不知道為啥最後沒有在火車上破梗,大概是鋪陳不夠怕沒看過小說的人錯愕吧...

總評就是普普,但個人還蠻偏愛遊戲後畫面的,所以要去看的話自行取捨吧。



小說2+3集打完電影評論有點懶欸再往後延好了,不過可以直接說第一集真的很棒,值得買。




懶人包:

1. 我有看過小說,電影給我的感受大概是普通再好一點,自行決定是否要去看吧。

2. 不介意知道劇情的話,建議看過小說再去看電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